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

这部作品无疑是米兰·昆德拉的代表作之一,语言简洁又不失绚丽,形式单纯又富有条理,主题却含混、多义又极为尖锐。正如文艺批评家弗朗索瓦·里卡尔在《撒坦的视角》中所写:“读他的作品,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是一种万劫不复的挑战。它的颠覆是简单、柔和隐伏、却又彻底、毫无余地。”对于这一作品,只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。

轻与重一向是一组神秘而模糊的对立,巴门尼德认为轻者为正,重者为负。抛开这一认识的正误不说,轻与重的确值得我们探讨。沙子附着在大地上,它是土壤,漂浮在空中就是尘埃。人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繁衍,重力功不可没。我们离大地越近,越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。如果完全没有负担,我们是否就如同作者所想,只是半真的飘着,毫无意义?主人公托马斯周旋于情人与爱人之间,他既想要爱情,又不想要责任。他试图完全自由地飘荡,又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,坠落地面与爱人特蕾莎了此余生。人不可能没有任何负担,想要达到庄子那般无所恃的境界,岂非痴人说梦?为功名,为善念,为情义,为信仰。入世忍得了负担,出世方了无遗憾。

然而这部作品的核心并不止于此,作者通过论证轻与重,进一步反思人性。二战的背景下,苏联入侵捷克,托马斯、萨比娜等人竭力抵抗着其影响。他们反对的不是社会主义,而是社会主义带来的“媚俗”。这也体现了作者的态度,他无意反对哪种政治,他反对的是政治中对人性的捆绑,反对有政治带来的在大众中的高度符号化、模式化的情感反应。疾苦不是觉得痛苦,而是觉得应该哭;笑不是因为觉得幸福,而是觉得应该笑。这种遮蔽扭曲了人的真实情感,压抑了人性。而托马斯最终返回乡下,他的情人萨比娜迷茫离开,都与反对媚俗有一定关联,都对大众忽视人性产生深深的怀疑与失望。

在全书的最后一节《卡列宁的微笑》中,托马斯与爱人特蕾莎来到乡下生活,从表面看这是一种牧歌生活,即田园生活,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生活。但我觉得这种生活背后却隐含着毁灭。看似矛盾,实则不然。就如媚俗,尽管作者蔑视它,但作者同样承认媚俗总是人类社会境况中的组成部分。特蕾莎虽然追求着牧歌式的生活,但作为爱情中弱势的一方,她往往无能为力,只能一步步地对托马斯诱导,使他变弱,方式便是自我堕落,通过自我毁灭来控制托马斯。在乡下的幸福生活中,忧虑却挥之不去,而他们的狗卡列宁的死亡使最后一张节笼罩上一层愁雾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托马斯与特蕾莎的退隐与卡列宁的死去,便是毁灭降临的开始。

这部作品的晦涩与深奥,令人难以捉摸清楚。绚丽与死寂并存,彻底的讽刺贯穿全文。弗兰索瓦·里卡尔曾评价昆德拉“是毁灭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”。而我想说,这位伟大的捷克作家,是生活诗人也是侩子手。他以枪炮与玫瑰,这部不朽的作品,巡逻于文学世界。

相关阅读

【初三700字记叙文作文】远方的家

夜幕低沉,他独自仰望天空凝望,北极星仰望的地方,是他日夜牵挂的故乡。他望着,眼里透着坚定,凝成一抹泪光。

一名维和军人,正值大好年华,却将无限哀愁与思念倾注在夜色中。眼里的坚定是因为他明白,这是国家所给予他的厚望,义无反顾。同战友们奔赴异乡,将守卫和平的使命扛在肩。维和军人的身份告诉他,不能悲观,你是一名军人,不能流泪。

轰鸣的炮声唤醒了处于沉睡中的国家。困意瞬间了无,死亡如同潮水一般涌入。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,黑夜里的城市闪着炮火的光,人们极度恐惧而发出的尖叫像是炮灰的伴奏,撕破天际。战火纷飞,鲜血横流,这是近几个月来这座城市的常态。

他单手握枪,左手从口袋摸出一张因多次摩挲而略微破损的照片,他的妻子和孩子,仍在那北极星闪光着的苍穹之下盼望着,似是望眼欲穿。他紧了紧手中的枪,奔赴战场。与他同在异乡的国人还在等待援救。那也是他的亲人,流着同样的鲜血,他们都在等待回家,回到那个有着壮阔山河,满山鲜花,潺潺流水的故乡。和他一样,那里有他们的亲人,日思夜想地盼望着他们。

他和战友们在战火中穿行,领着国人走向回家的航班。他右手心慢慢浸出了汗,随手扯下一条绷带绑在手上,紧握枪支,左手护在身后之人的身前,目光敏锐而坚定。

突如其来的子弹从握着枪支的手臂划过,伴着锥心的痛,他牙齿紧紧咬住,整个人疼得发怵。恍惚之间,他好像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,妻子轻声地呼唤,看到了父母那满头白发,热切盼望的目光。他再一次深呼吸,奋起精神向前突破。一步、十步、五十步,胜利似是越来越接近,却又如此艰难。领头的战士大声喊道:再坚持一下,国家在等着你们,亲人在等着你们。手中奋力扬着五星红旗,将热血挥洒空中。

枪林弹雨侵袭而来,战士们倒下,又颤抖着站起。失意间,子弹射中了他的小腿,他发怵着爬起,完成护送国人的使命。飞机抵达国土的那一秒,这个血气方刚的男人热泪盈眶。他的家人满含笑意,眼中却闪着泪光,像他夜夜凝望的北极星那样亮。

无论身在何处,他的祖国在等他,他的家人在等他。他有着强大的祖国和爱他的亲人,冥冥中呼唤着他。

远方的家,盼你归来。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【初三700字记叙文作文】抗疫有感

2020年的春天这一场经历,显然不是平坦的,如同命运行走时遇到的那些艰难险阻,需要一种强大的生命精神,才能够支撑与改变。它更是一种个人品格的情怀历练,而这种情怀在东方传统文化美德范畴内,是一种担当与光芒。

面对生活的突如其来,是激发对生命价值的再一次思考,是重建对于生活的信心,是一颗心对于美好重新认知。美好在哪里?它的美好就在创造奇迹,就在于拉近人与人、心与心的距离。

经过生命的光阴,没有败给生活的故事、情节和遭遇,没有败给困厄的磨难、曲折和苍凉,经历生活的波折跌宕,承载的也不是叹息,抱怨的也不是遭遇,感叹的也不是失落。

因为热爱,人格成为一种光辉;因为热爱,情怀成为一种光芒;因为善待,情操成为一种光亮。终究要成为一种精神,终究成就一种精神,这种精神超脱、坚定、豪迈,而且为此付出生命所有的情怀,努力活成了一个内心可以欣慰、生命可以坦然、对待世界可以呈现从容的生命形象。

人海茫茫,每个人都秉持着善良的信念、生命的信心,让所有的美好与明亮成一片海洋,让所有的信念链接成一种枢纽,让所有的祝愿成为继往开来的生命光环,延续,生生不息,光明灿烂。

就算是在风雨中奔跑,那么也跑出风雨中的洒脱、豪迈和心底的更加明亮;就算风雨加身,也要扛起舍我其谁的担当与责任,活出生命信念的阳光灿烂。经历生活的磨难,没有辜负对时光的热爱,没有辜负对生命的热爱,没有背离对别人的热爱,这是一场力量的接力、信念的拥抱、美好的承载,这是对生命价值最真诚的赞美。雨

经风雨,见心地,永远不是旁观者;经世事,历胆魄,认同生命的信心与力量。做一个不惧风雨的人,做一个面对风雨、能够善加对待,积极化解的人。经风经雨才能历练志向,经历磨难辛苦才能淬炼心智,经历艰难和麻烦,才能历练自我的选择和内心的靠岸。

岁月付我于风雨,我付岁月以高歌;岁月付我以艰难,我付岁月以拥抱;岁月付我以嘲笑,我付岁月以点赞,经过这段不平凡的时光,传递人心的温情与力量。

2020年春天的这一场考验,注定会汇入华夏精神的时代洪流与时光进程的生动画卷,也必将成为华夏情怀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,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,给未来世界带来福祉与思考。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【初三700字记叙文作文】奉献点亮人生

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愿意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;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愿意吃着草,挤出浓浓的牛奶;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说“我是世界的公民,应为人类而生”。

在他们的身上,无不体现着奉献的伟大。奉献常常是自己给予他人或他人给予自己的一份爱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,有多少人给予我们爱。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中,有多少人在无私的奉献者。

泰戈尔说:“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,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。”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,我看到了一个新闻报导:一位记者问她“你来到这儿不害怕吗?”她说“害怕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状态,但是这是我们的事业,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,在这危急的时刻我忘记了害怕。”这时,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流泪了,这是天使之爱,无私、伟大!再美妙的语言在他们赤诚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面前全部黯然失色。

人间总有一些瞬间,让我们回眸,让我们感动。那些奉献的人们总是让我们震撼,那缕缕灿烂的阳光总会洒满人间。

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个坐标:北纬30°,东经104.3°。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刻2008年5月12日。短短几秒种内就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,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。但中华民族并没有被灾难打倒。在抗震救灾中,涌现出了许多可爱的人:有抢修电网不幸殉职的英雄,有用自己的母乳喂养灾区小孩的警察阿姨,还有在救灾过程中遇难的人民子弟兵。她们用生命换取生命,用生命换取光明。他们的付出是非常沉重的,只因他们心中有爱,他们懂得奉献。

汶川地震

有一种爱,如流动的山泉,静静地洗涤着人类的灵魂;有一种奉献,它不求回报,默默付出自己的生命;有一群人,他们承担着国家的兴旺,民族振兴的责任。

生活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在的蕴藏着他人对自己的奉献,有了他人的奉献使我们能快乐地成长,在快乐成长的同时,请伸出你的双手,洒下你对他人的奉献。让我们给予他人一个会心的微笑,一句暖暖的祝福,一个鼓励的掌声,一份真诚的支持……

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”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奉献一份给他人的爱吧!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【高一800字记叙文作文】人生需要磨砺

“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,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伟人。”人生如一块光滑圆润的磐石,若安然不动,经海枯石烂难免光泽褪尽;唯有受千锤百炼,烈火焚烧才能在岁月浩劫的大浪淘沙之下,亦显璀璨之色。经过磨砺的人生,更加出彩。

面对物质的匮乏,不忘初心。匡衡自幼家境贫寒,家徒四壁、夜里黑暗无光。可他那求学之心却点亮了他的生活。凿壁偷光,他日日夜夜不畏饥寒交迫,不睬风雨浸衣,漫游于书本之中。家中毕竟藏书有限,当听说邻居家中藏书百万后,不惜卑躬屈膝、甘为人奴,为了能阅览书架上积满灰尘的古树,天天努力劳作,血汗交织。年复一年,他徜徉了博大的文学世界,身着褴褛衣衫地推开知识的大门,走进文化殿堂,浸染那浓厚的书香之气,心灵得到了升华。贫寒交迫、繁重的工作,使匡衡的一生崎岖不平,但正是因为自身所承受的这些常人未所能及的重担,更加激发了他对于以此换来的书本更加珍惜;黑暗中飘渺的光束一缕更是让他能静心品评字里行间的波澜起伏。匡衡的人生经手打磨而焕发了光彩,面对贫困仍顽强拼搏。

面对挫折的层出不穷,坚守执着。曾担任美国总统辉煌于世的林肯,被人们称为“美国最伟大总统”,可谁又能想到他的青春年少奋斗时期经受了数不胜数的坎坷呢?林肯曾竞选过许多职位,但出乎意料地全部以失败告终,妻子与其离异,他只好孤身奋斗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之中。但他不屈不饶、迎难而上,在一次次失败的激浪中愈挫愈勇,纵然那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被一遍遍打压,但从未熄灭过,最终得到了人民的认可,收获了他不懈拼搏后羡煞旁人的荣耀。林肯的一生若风雨下的海浪,汹涌澎湃、起伏不定,但当一路冲到风口浪尖时,便迎来了绚烂的斑斓阳光。

面对心灵的考验,淡然以待。宋朝文学家苏轼怀才不遇,虽曾游历官场,但终被其腐败所牵扯,在奸臣的惑众谣言之下被贬至黄州一带。他的一生都在贬谪流放中徘徊。初遇考验,他满心愁苦,灵魂备受摧残,曾道“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”;但后来在自然之力的净化与救赎之下,他渐渐学会了淡然处世,心境得到了不断升华,获取了质的飞跃。若换作常人,碰到这等遭遇,早就颓废自卑,一生碌碌无为,可苏轼却利用这些煎熬转化为自己面对人生的乐观,领略世界之真意。

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。只有经历了磨砺的人生,不论是物质匮乏的折磨,还是精神上的摧残,并且有重振旗鼓跨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,方能成就岁月中的无边光景。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【初三450字记叙文作文】聆听雨的声音

聆听雨的声音,引发无限的思量

—— 题记

在某个闲来无事的雨天,我找来一把椅子,泡上一杯茶,坐在窗台前,听雨。

细细的雨点从天空撒落,每落到一个物体上,就会顺着它们的棱角滑落。一条优美的弧线,便浸润了大地。它来的轻巧,去得也轻巧。雨不像冰雹,没有天上天下、唯我独尊的霸气,将地上之物击于碎片的蛮横,它像一只温顺的羊,与世无争。听雨,感受不争乃大争,与天下人不争的智慧。

雨

雨是团结的,当一滴雨滴落下湖面,只会泛起阵阵涟漪,但很快就会平静下去,像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一般,融合得那么天衣无缝,不留一丝痕迹。正因为雨这般,才有了五湖四海的浩瀚。听雨,感受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的胸怀。

雨是渺小的,但当你看见它落进干旱的土地,落入垂死挣扎的鱼儿的口里时,你还会觉得它渺小吗?不,雨是伟大的,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接受着雨的馈赠与洗礼,雨也默默地坚守着这份责任。它并不认为,有付出就会有回报,它只觉得能付出就好。听雨,感受它无私奉献,不求回报的精神。

聆听雨的声音,感受它的美好。既然雨的声音如此不同凡响,我们作为万物之灵是否也要做些什么?当然,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雨那么极致。在别人遇到困难时,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;在别人获得成功时,就应该送去最真诚的祝福。如此生活小事,就足矣。

聆听雨的声音真的很简单,只需一把椅子,一杯茶就行。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提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