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明节说明文作文】清明节

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他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。

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所以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、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后来,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,渐渐地,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。所以,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按照旧的习俗,扫墓时,大家要携带酒食果品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,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,再将纸钱焚化,为坟墓培上新土,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,然后叩头行礼祭拜,最后吃掉酒食回家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《清明》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,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写的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。

清明

清明节又叫踏青节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前后,这正是春光明媚,草木吐绿的时节,也正是大家春游的好时候,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,并开展打马球、荡秋千、蹴鞠、插柳等一系列的习俗。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,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,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,以锻炼身体。因此,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,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,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。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【清明节说明文作文】家乡的清明

清明在我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农种的大好时节。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,渐渐的寒食和清明就合二为一了,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,也变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。

清明祭祖“前三后四”,人们带上些许酒水瓜果,带着香钱蜡烛,带领全家去扫墓。告知儿孙生生不息的传承,家族的光荣和梦想。也在心里默默地祈祷,希望孩子们学习好;大人们工作顺利;老人们身体健康。

清明

清明时节,春回大地,郊外的田野开满鲜花,远山坡也披上了绿色的新衣。蜻蜓飞舞在如图画般的春景中。清晨,当花瓣上还挂着露珠,人们便三三两两结伴去踏青。微风拂面,黄牛悠然漫步,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了出来。村庄里的顽童不知躲在哪里偷偷射鸟,吓得树上的鸟儿惊慌失措,结果却引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。开车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,柳绿花红,传来一串串悦耳的“歌声”,原来是几位少女在踏青时发出的欢快笑声。

畅游在春天里,欢笑在春风中,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游玩。如果累了,在河边的石头上休息,边欣赏着如画一般的春景,边享受着春风的凉爽,这是多么舒服啊!

暮色降临,游玩了一天的人们,意犹未尽地踏上新的路程,带着新的期待,向着新的梦想出发……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【清明节说明文作文】清明节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一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诗,我就会想起那即将到来的清明节。

清明节的礼俗之多,在我的家乡,扫墓必须得早晨六、七点就去,没有什么人是下午去的。而且还得带上许许多多祖先爱吃的食品。今天我们一家五口就早早地准备好祭品,准备去扫墓。外公准备了许多食品,卤鸭,猪头,白酒,水果满满一大袋。我们到了墓前,先将供品一一摆开。把食物全都呈现出来,接着就把蜡烛,纸钱点上。外公一边烧纸钱,一边跟祖先聊聊家常。我们一家人围在火堆旁,谈论各种事,慢慢聊,一直聊到纸钱完全烧尽才可以。待纸钱烧完,头也叩完后就要放鞭炮了。据老一辈说。只有放鞭炮才可以将路上抢钱的野鬼吓跑。这样,我们烧的纸钱就不会被抢走了!
清明

大人们在祭拜,小孩哪里坐得住。看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,以及那几根暗绿色的蕨菜。在微风下摇晃着身子,好像在一个劲地向我招手。这么大的诱惑,我哪里抵挡得住?我趁大人一个不注意就溜了出去。这简直是一场春游啊!我飞也似的奔向杜鹃花丛中。在那茂盛的枝叶隐隐约约可以瞧见那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花骨朵。它们三个一群,五个一伙凑在一起。有的一枝独秀,有的开成一团,还有的栾生姐妹你争我抢,争先恐后地竞相开放。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杜鹃花,穿着红色的衣裳,翩翩起舞。再看看旁边的地上,随处可见那刚冒出嫩芽的艾草。可就这平凡的艾草却和清明习俗有关!

以上就是清明节的第一大习俗,还有一俗,也是家喻户晓,大家肯定也知道!

此俗非清明团子莫属。清明团子也称艾粿。就是用先前提到的艾草制作的。艾粿的制作也很简单:先将新鲜的艾草捞熟剁成泥,再加入面粉搓成面团。再包入甜味或咸味的馅,蒸熟后就算做完了。拿起一个艾粿放入嘴里,轻轻咬开那细腻柔滑的绿色外衣。顿时,一股浓厚食物黑芝麻香气向我袭来。随之又一股淡淡的青草香味闯入我的鼻腔。混合着甜甜腻腻的黑芝麻香味。吃上一口真是让人唇齿留香,回味无穷。

这些习俗,个个有趣,个个有来历,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,真可谓是中华上下五千年!

阅读全文

隐藏本篇内容

提示信息